当前位置: 首页 团队队伍 专任教师 副高级(副教授、副研究员) 正文
  • 孙志昶
    -系别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导师类型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领域1 热带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的快速检测技术 2 靶向蛋白、单链抗体等基因工程抗体及噬菌体展示肽等免疫分析元件的开发及应用 3 热带农产品加工保鲜及高值化利用 4 热带农产品中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与利用
    -邮箱sunzhichang11@163.com
    -通讯地址美狮贵宾会研发大楼
    -职务

    个人简介

    工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博导,海南省高层次人才,海南省科技特派员;主要成果集中于天然产物功能机制研究、新型免疫分析技术及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开发,其中多篇论文发表于中科院 一区 TOP 期刊;其研究优势体现在天然功能成分机制解析、靶标识别及信号放 大策略的构建等方面;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Analytical ChemistryFood ChemistryFood ControlSCI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 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横向合作项目等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十余项。

    教育背景

    2017.06-2019.06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12.09-2015.06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食品营养与工程专业,农学博士
    2010.06-2012.06 中国农业科公司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理学硕士
    2009.09-2012.06 甘肃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理学硕士
    2005.09-2009.06 甘肃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0.01~今     美狮贵宾会,副教授
    2015.092020.01 美狮贵宾会,讲师

    科研项目

    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横向项目4项:
    1. 低温气调贮藏对槟榔果实品质的影响及机理分析(HD-KYH-2025032),2025-2028100万,在研,主持
    2. 基于槟榔提取物和靶向蛋白的生猪、肉(蛋)鸡无抗饲料研究及技术集成示范(HD-KYH-2025015),2025-2027100万,在研,主持
    3. 槟榔黄化病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HD-KYH-2024353),2024-2026100万,在研,主持
    4. AI 赋能的白酒有害物质快速检测系统集成与研发(HD-KYH-2025189),2025-202750万,在研,主持
    5.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肉制品中真菌毒素的均相免疫检测方法研究(320RC509),2021-20237万,结题,主持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L-芳樟醇抑制莓实假单胞菌的分子机制研究(32160591),2022-202535万,在研,参与

    文章著作

    (1)Wang L, Liu X, Chen W, Sun Z*. Non-targeted metabonomics reveals the effect of linalyl alcohol on Brochothrix thermophile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5, 201: 115549.(中科院1, IF=8.1
    (2) He Z, Yang X, Shi S, Sun Z*, et al. Inner filter effect-bas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using nanobody-alkaline phosphatase fusion and gold nanoclusters for detecting ochratoxin A in pepper[J]. Food Control, 2023, 153: 109961.(中科院1, IF=6.652
    (3) Yang X1, Sun Z1, He Z, et al. Combination of nanobody and peptidomimetic to develop novel immunoassay platforms for detecting ochratoxin A in cereals[J]. Food Chemistry, 2023, 429: 137018.(中科院1, IF=10.1
    (4) Z. Sun, J. Lv, X. Liu, Z. Tang, X. Wang, Y. Xu, B.D. Hammock, Development of a nanobody-AviTag fusion prote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 streptavidin-biotin-amplifie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ochratoxin A in cereal.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8, 90: 10628-10634(中科院1, IF=8.008
    (5) S Ben1, Sun Z1, Cao H, Liu X, Fluonanobody-based nanosensor via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or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ochratoxin A.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2, 422: 126838(中科院1, IF=14.224
    (6) Wang L, Liu X, Chen W, Sun Z*. Studies on the Inhibition Mechanism of Linalyl Alcohol against the Spoilage Microorganism 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J]. Foods, 2024, 13(2): 244.(中科院2, IF=5.5

    获奖

    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科技厅,(2015

    专利

    专利申请:
    1. 一种槟榔黄化病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申请号:202510745621.0)
    2. 一种治疗槟榔黄化病的化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申请号: 202510973731.2)
    3. 一种槟榔黄化病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申请号:202510745621.0)

    承担教学

    本科生课程:《食品质量管理学》、《食品标准与法规》、《机械设计基础》
    硕士研究生课程:《食品安全检验和控制技术》、《食品安全风险与评估》

    公司产品

    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招生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

    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硕)、食品加工与安全(专硕)、食品工程(专硕)
    热烈欢迎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微生物、医学检验、免疫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专业背景的同学报考加入!